顶部
电车资源栏目: 商用车 乘用车 EV江湖

东京农工大研究新结果:超速离心处理技术有望大幅提高锂离子充电电池性能

  • 2010-05-11 00:00
  • 来源:电源系统

摘要:东京农工大研究新结果:超速离心处理技术有望大幅提高锂离子充电电池性能

东京农工大学研究生院近日宣布,采用超速离心处理技术将活性物质内包在碳中,将有望大幅提高锂离子充电电池用电池材料的性能。此次公开了将正极材料磷酸铁锂(LiFePO4)和负极材料氧化锡(SnO2)分别内包在碳中的电极材料试验结果。据介绍,LiFePO4在60C(1分钟)放电时实现了131mAh/g的比容量(图1)。SnO2可进行10C(6分钟)的放电,确保了800次以上的充放电循环寿命(图2)。

)。

东京农工大发布研究结果,超速离心处理技术有望大幅提高锂离子充电电池性能(电子工程专辑)
图1.提高磷酸铁锂的输出功率成为可能

东京农工大发布研究结果,超速离心处理技术有望大幅提高锂离子充电电池性能(电子工程专辑)
图2.氧化锡寿命得到提高

东京农工大在正极材料中制作出了将LiFePO4内包在中空状碳内的“酸浆型”,以及内包在碳纳米纤维中的“豌豆型”(图3、4)。两种状况均可以通过将导电性低的LiFePO4内包在碳中,从而形成导电网络、并提高输出功率。60C放电时的比容量方面,酸浆型为131mAh/g,豌豆型为113mAh/g。酸浆型的特点是在高输出功率时的性能较高,而且还可以由市售炭黑制成。据悉,由于豌豆型的比重较高,因此可以轻松提高单位体积的能量密度。

东京农工大发布研究结果,超速离心处理技术有望大幅提高锂离子充电电池性能(电子工程专辑)
图3.酸浆型磷酸铁锂

东京农工大发布研究结果,超速离心处理技术有望大幅提高锂离子充电电池性能(电子工程专辑)
图4.豌豆型磷酸铁锂

负极材料方面,在碳中内包了虽然有望提高容量,但充放电时的体积变化较大,此前充放电循环寿命较短的SnO2(图5)。利用在该负极材料与正极材料中使用钴酸锂(LiCoO2)的单元进行了试验,结果发现800次循环以后比容量仍为693mAh/g,未出现容量劣化。东京农工大学研究生院教授直井腾彦认为,“SnO2和碳的比例很重要,如果将该比例控制在某一范围内,800次循环后SnO2中也不会出现裂缝等老化现象”。另外,从SnO2单位重量的比容量来看,“是理论容量的80%左右”(直井)。

东京农工大发布研究结果,超速离心处理技术有望大幅提高锂离子充电电池性能(电子工程专辑)
图5.内包在碳中的氧化锡

此次的开发由东京农工大学研究生院的直井研究室与该大学研究院的“电容器技术讲座”(日本Chemi-Con的赞助讲座)承担。直井研究室与电容器技术讲座在此前开发出了新型锂离子电容器,采用通过超速离心处理技术使碳纳米纤维和钛酸锂(Li4Ti5O12,LTO)实现了复合化的负极。超速离心处理技术是东京农工大成立的风险企业——K&Double(音译)开发出来的机械力化学处理的一种,在离心力场中通过溶胶-凝胶(Sol-gel)法制作材料。
关于此次的发表,日本Chemi-Con基础研究中心功能性材料研究室室长玉光贤次表示“现已得知采用超速离心处理技术可以将多种活性物质内包在碳中,有望实现高性能化。希望在今后用于电极材料中”。
关于采用此次电极材料的高性能锂离子充电电池的业务化,日本Chemi-Con已经提前进行了探讨,不过该公司常务董事兼首席技术官内秀则表示“详细情况将在今后公布”。该公司拥有从高性能材料提供到电池销售的多种选择,因此目前正关注今后的业务方向性。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 500

物流车队,退无可退

做好准备,迎接“内卷”。
关键字: 物流
2022-04-07

抢电池!车企“绑定”产业链上下游

从近期的各种动态可以看到,整车企业为保证电池供应做出很大努力,如车企与动力电池企业、原材料企业之间的深度“绑定”,为汽车行业大势所趋。
关键字: 电池
2022-04-07

3月全球芯片交付周期增至26.6周,创历史新高

根据市场分析机构Susquehanna Financial Group的数据,受中国新冠疫情和日本地震的影响,3月,全球芯片平均交付周期(芯片从订购到交付的周期)增加了两天,至26.6周,创历史新高。
关键字: 芯片
2022-04-07

农村充电桩建设正当时

新能源汽车下乡,“桩”先行。
关键字: 充电
2022-04-07

江苏:新能源车"家门口"充电困局如何破解

充电桩要进小区特别是老旧小区,难度不小。
关键字: 新能源汽车 充电
2022-04-07
电车资源2022年活动排期
相关车型
关闭
东风俊风纯电动物流车秒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