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电车资源栏目: 商用车 乘用车

巨额补贴的诱惑 新能源汽车骗补自食恶果

  • 2016-11-23 08:50
  • 来源:经济导报

摘要:随着一张张罚单的出现,新能源汽车骗补事件的真相逐渐露出水面,多家汽车制造企业也因为一时贪念而陷入生死攸关的境地。

随着一张张罚单的出现,新能源汽车骗补事件的真相逐渐露出水面,多家汽车制造企业也因为一时贪念而陷入生死攸关的境地。

20日,金龙汽车(600686)发布公告,正式披露了其控股子公司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下称“苏州金龙”)收到的《工业和信息化部行政处理告知书》。其中显示,公司因前期的“骗补”行为,遭到部分车型停产禁销、剔除《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整改6个月等重罚,而截至22日公司也未能就此次处罚带来的影响给出准确评估。

“推广目录是与补贴相挂钩,主力车型被剔除,产品带来的收益、现金流都将大幅降低,影响到企业正常经营。”某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市场部负责人王洪告诉记者,若苏州金龙在6个月整改期后仍未能重获“入场”资质,企业资金链恐将面临重压。

而山东的中通客车也曾被传存在骗补行为,但记者致电中通客车,其工作人员声称并未收到政府部门的通知或处罚,投资者应以政府公布的结果为准。

而有受访业内专家也表示,新能源汽车骗补行为给行业带来的危害应引起重视,相关政策亟待调整。“骗补现象背后,是单纯的补贴政策带来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制造业虚火,市场需要更有效、更多元化的扶持政策,而不仅仅是依靠财政力量。”北京大学创新研究中心负责人、教授杨历海对此说道。

苏州金龙“追回+处罚款”达7.78亿

由于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爆发性增长,苏州金龙一度是金龙汽车手心里的宝。资料显示,2015年金龙汽车共销售出18434辆新能源客车,同比增幅达437.28%,而苏州金龙当年生产的新能源客车就达10540辆,贡献颇多。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苏州金龙骗补事件被曝出后,金龙汽车的新能源汽车布局遭遇迎头痛击。

记者注意到,在收到工信部的处罚告知书之前,苏州金龙已于10月份收到了财政部的巨额罚单。公告显示,苏州金龙申报2015年度中央财政补贴资金的新能源汽车中,有1683辆车截至2015年底仍未完工,但在2015年提前办理了机动车行驶证。针对这一典型骗补行为,财政部不仅追回了向苏州金龙预拨的5.19亿元资金,更是对其处以了2.59亿元的罚款。

“苏州金龙的骗补方式属于‘有牌无车’,车还没生产出来补贴已经拿到手,账面上根本没法掩盖,算是最恶劣的一类。”王洪对记者分析说,引发公司铤而走险的动机,应该是补贴带来的不菲收益,“国家财政对客车的补贴是30万元起,苏州市则会按照国家标准进行1:1跟进,也就是说每生产一辆客车,苏州金龙至少可以获得60万元的补贴款,几乎覆盖了全部成本。”

当然,苏州金龙乃至金龙汽车最终因为违规也得到了惨痛的教训。金龙汽车公告就显示,公司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大幅亏损了1.02亿元,同比下降137.78%,主要原因就是苏州金龙根据财政部处罚决定计提了2.60亿元的行政罚款。

而王洪分析称,相关部门处罚给苏州金龙带来的后续影响依然深远,“中央补贴资质取消,主营产品被禁,这些都要在6个月整改期过了以后才能知道是否有改善的机会。这么长的时间,公司资金链会有不小压力,比如银行会不会收缩贷款,经销商还愿不愿垫款。”

而在20日公告中,金龙汽车表示,公司将对工信部处罚给苏州金龙及公司的影响作出准确评估,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但至22日,仍未有相关公告。对此,记者也多次致电金龙汽车证券部,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巨额补贴的诱惑

记者注意到,与苏州金龙同样存在恶劣骗补问题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还有4家。据财政部9月8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苏州吉姆西虚假申报新能源汽车1131辆,涉及资金2.61亿元;深圳五洲龙154辆,涉及资金5574万元;奇瑞万达贵州客车327辆车,涉及资金9810万元;河南少林客车252辆车,涉及资金7560万元。

随后,一张名单在业内悄然流传,上面显示,此次财政部调查的93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中,共有72家公司被查出问题,其中不乏力帆股份(601777,)(601777)、中通客车(000957)、安凯客车(000868,)(000868)宇通客车(600066,)(600066)、比亚迪(002594)等上市公司,指出存在有车无电或标识不符等问题。

就在市场人士仍在讨论消息的真实性之时,10月9日,力帆股份公告称,子公司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收到财政部下发的处理决定,公司不符合新能源汽车补贴申报条件车辆共计2395辆,涉及中央财政补助资金达1.14亿元,对上述新能源汽车中央财政不予补助,并取消力帆乘用车2016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预拨资格。这无疑更加深了市场对上述公司的担忧。

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新能源补贴账款在各公司占比较高,如中通客车2016年上半年新能源补贴款在应收账款中的比例就达到68.3%,若这些公司因骗补被罚,经营都将受到较大影响。不过,记者也就此致电中通客车、比亚迪、宇通客车等公司证券部,其工作人员均表示并未收到政府部门的通知或处罚,投资者应以政府公布的结果为准。而安凯客车9月也特别发布公告,否认存在骗补行为。

王洪则对记者表示,前期新能源汽车行业违规获取补贴的方式,除了有牌无车外,还包括有车缺电、标识不符、关联方及经销商闲置、终端用户闲置等情况,“后两种尚属于‘谋补’,需确定后续产品的实际使用情况外,其余2种均被归入‘骗补’,具体做法就是汽车没有电池或不使用电池,就获得补贴,失去了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作用。”

王洪称,企业之所以愿意这么做,还是为了谋利。记者就注意到,在新能源汽车快速扩张的2015年,巨额补贴成为不少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以宇通客车为例,2015年公司销售新能源汽车所获政府补助为68.57亿元,该年宇通客车净利润为35.35亿元,政府补助高出其净利润近两倍。

存在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风险

采访中,有业内人士表示,补贴政策虽然加快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但是也给行业带来了不少隐患。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工作部副主任王成就曾说,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存在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风险。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至今年上半年,各地正在建设的30多个新能源汽车项目,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加总产能高达300万辆,远远超过国家规划2020年规划的200万辆。

王洪则表示,企业生产积极性高涨背后,不乏补贴政策的推动,“市场上甚至出现即使销售、使用渠道不畅,企业也愿意自己花费资金成立租赁公司消化产量的情况。”

杨历海则认为,在新能源产量暴增的带动下,资本进入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积极性也大增,“但是电池的产能过度集中于低端,有较大的隐患。”记者也注意到,仅A股上市公司中,就已有超过百家公布了进军锂电池等动力电池制造业的消息,其中锂电池产能已被券商机构指出面临过剩风险。

对此,杨历海表示,补贴政策应及时进行调整,改变行业存在的单一发展模式,缓解产能过剩隐患。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已有消息传出,称新的补贴政策有望出台,前期骗补较集中的电动客车,或改为按照电池能量密度进行补贴,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也将按照节油率进行补贴。

不过,王洪等业内人士认为,上述补贴政策依然存在一定漏洞,可能会使部分企业牺牲能耗、安全、运行效率等指标,去装载全天运行需要的电量,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建议补贴政策逐步淡出,改为多元化扶持。”杨历海说道,比如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免费充电站的模式带动新能源汽车需求,提高企业生产积极性,同时提高行业技术门槛、推进市场化运作。“即便要补贴,也应该向技术更先进、市场认可度高的产品倾斜,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论坛】第三届中国新能源汽车总工技术峰会暨第二届运营商与车企对接采购交流会

2016年12月21-23日,第三届中国新能源汽车总工技术峰会暨第二届运营商与车企对接采购交流会将在深圳中海凯骊酒店隆重召开。本次峰会由电动汽车资源网主办,以“后补贴时代技术创新发展思路”为主题,探讨领域既涵盖整车、动力电池系统、驱动系统及其他零部件等产品安全可靠性设计和测试评价等技术性话题,又兼具新能源汽车运营模式等市场性话题,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一次行业盛会。一场新能源汽车技术与市场深度融合的千人大会,诚邀您报名参加(点击进入报名通道>>)!咨询电话:0755-22917542  13430607232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 500

补贴退坡原材料涨价,中国新能源车还能逆市火热吗?

面对旺盛的下游需求,补贴退坡对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增长影响有限,未来新能源汽车整体仍呈现稳步增长的状态。
2022-01-23

销量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新能源汽车有望加速增长

进入2022年,新能源汽车被寄予更多期待,500万辆成为新目标。
2022-01-23

动力电池火爆背后或临调整窗口

火热市场的背后依旧存在上游原材料供给不足、颠覆性技术研发不确定性大、研发人员短缺等问题,严重制约着行业的良性发展。
2022-01-22

聚焦中国物流车绿色城配大会 共谋2022新能源物流车生存与发展之道

如何平衡自身发展与用户需求,实现逆境重生?
2021-12-25

特斯拉车顶维权车主索赔5万提高到50万

12月24日,车顶维权女车主起诉特斯拉案开庭,庭审经历了近6个小时的激辩,该案未当庭宣判。庭审期间,双方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并提供了相应的证据,双方都表示将等待司法的公正判决。
关键字: 特斯拉 维权
2021-12-25
电车资源2022年活动排期
相关车型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闭
东风俊风纯电动物流车秒杀